查看原文
其他

投票 | 快来pick你心目中最佳的改革开放征文吧(二)

庆祝改开的 青春石大 2022-06-03


一起来写,一起来画吧!


12月18日,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,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。

这40年,属于日益富强的中国,也属于每一个为之努力的人!

正是由于广大人民的不断探索、努力奋斗、伟大实践,

铸就了今天的中国。

打开时光的留声机,让我们一起聆听这珍贵的40年!

你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了吗?基于改革开放背景,我们举办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比赛,以下是入围决赛的作品,快来为自己心仪的作品投上一票吧!

网络投票:

时间:12月20日-12月23日

规则:每个用户只有一票,网络投票占最终分数的20%。

参赛作品

5号作品 作者:高昶


扬帆犹念改革心,弄潮不忘开放志

      古语云:浩瀚行无极,扬帆但信风。诚哉斯言,2018年,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。四十年众志成城,四十年砥砺奋进,四十年春风化雨,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。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原点,我们展望民族复兴的地平线,历史的舞台正越发宽广,时代的馈赠正普惠世界。让我们青年一代保有不忘初心的坚强意志,牢记使命,继承和弘扬改革开放精神,在时代涛头弄潮,在新时代不断地从一个胜利迈向另一个胜利!

      1978年,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标志,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征程。犹记新中国成立之时,毛主席豪迈展望,“一张白纸,没有负担,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,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”。犹记改革开放之初,邓爷爷在日本新干线上感受到“催人跑的意思”,沉思“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”。今天,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,随处有最新最美的文字,随处见最新最美的画图。四十年风云激荡,旧貌换新颜。四十年间,在改革开放号角的征召下,全国上下中华儿女、海外侨胞齐心聚力,艰苦奋斗,在神州大地织出了锦绣篇章。

      穿越建设与发展的洪流,激荡改革与创新的风云,新时代的中国正在点燃改革开放这个引领发展的新引擎,奋力开启发展之路,阔步迈向民族复兴伟业的康庄大道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的不忘初心精神,正日渐涵养着青年一代的心智与成长,启迪着青年一代的思维与思想。党的十九大闭幕后,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,专程前往上海和嘉兴,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,重温入党誓词,阐释“红船精神”,宣示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改变,带领全国人民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。受激励于前辈,青年一代更应继承不忘初心的精神。震撼于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谱写的行业奇迹,启发于“古有十年磨一剑,今有二十年铸天眼”的南仁东,鼓舞于世界最大液化天然气开采平台“蓝鲸一号”投入使用。还有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甘于奉献的航天精神,磨练意志的长征精神,无一不要求并激励着青年一代不忘初心,担当青春之重任,强我少年之心智,勇做历史弄潮儿。

      改革开放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壮举,在新时代的今天,我们在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的同时,更应保有一份大视野大胸怀。在这惠及世界的开放版图上,作为国家战略重大创新的“一带一路”,它东牵亚太经济圈,西接欧洲经济圈,穿越非洲,环链欧亚,已成为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、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,时刻传递着中国发展“温度”。沿着这条路,人们重温两千多年的辉煌历史,感受沿途国家的传承变革,见证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和平合作、互利共赢,共同分享着创新发展的新滋养、新机遇。这是中国政府的担当,这是民族复兴的动力,这是伟大中国的创举。“一带一路”传承弘扬的丝路精神,把中国深入推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责任感传递给了青年一代,将中国创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使命感交接给了青年一代。

      创新,我们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,正释放出引领发展的雄浑力量,塑造着面向未来的现代化经济体系,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弯道突围、弯道超越。君不见,互联网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智能制造等大批创新成果问世并迅速应用,高铁、支付宝、共享单车、网购“新四大发明”圈粉无数,无不令世界惊艳中国的创新活力。还有,从神舟飞天到蛟龙探海,从墨子“传信”到北斗组网,从超算“发威”到“天眼”探空,等等,中国已在世界创新“高原”之上耸立起重大尖端科技的“高峰”。事实雄辩地证明,惟创新者进,惟创新者强,惟创新者胜。当今中国正以改革创新为旗帜的时代精神,点燃革故鼎新、与时俱进的创新之火,在神州大地上越燃越旺。创新,是改革开放送给我们最大的理念礼物,如何在新时代的今天,让它迸发出新的活力,将是我们走向民族复兴的必答之题。

      开放的胸怀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加快融合,真正将民族复兴之魂根植于人们心中,造就文化生活之群星璀璨。遍布乡村的农家书屋、公益图书馆和文化馆,正在加快打造书香社会、建设书香中国。处处可见的文明乘车、文明旅游、文明出行,争先涌现的“最美教师”、“最美警察”、“最美护士”......,无不让寻找最美、成为最美成为全社会的追求。人民有信仰,民族才有希望,这是中华民族凝魂聚气的基础、价值追求的凝练,成就了凝聚社会共识的“最大公约数”。人民有信念,国家才有力量,这是传统文化的信念引导、先进文化的时代风尚,谱写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华丽篇章。在四十年走向世界的康庄大道上,坚持一份开放包容的心态,让文化的盛宴经久不衰,更好地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。

      改革开放后的世界浪潮已不再平静,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形式,中国已经做出中国特色的回答。北京亚太经合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,“APEC蓝”向世界人民传递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意志;厦门鼓浪屿旁的国家会议中心,见证了金砖国家首次扩员的创举,“金砖+”模式成为金砖集团最引以为豪的大事件;杭州西湖苏堤旁,一带一路的声声驼铃从荷兰路特丹漂洋过海,“最忆是杭州”的美好愿景为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抹上一煞绚丽光彩;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中广获支持,被列入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。中国新时代外交的背后,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支持,更是青春中国勇于担当的精神鼓舞,它使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,使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!

      “历史,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、继续前行的力量。”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,我们青年一代应当牢记习主席的嘱托:“心中有阳光,脚下有力量,为了理想能坚持、不懈怠,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历史的人生。”将青春梦与石大梦、中国梦融为一体。


6号作品 作者:崔浩洋


我们“仨”的故事

 四十年的光阴,哺育了我们祖孙三代人。

 我爷爷,我爸爸和我都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。爷爷是新疆的建设者,爸爸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,我是新世纪的传承者。

 我们三代人,有不一样的故事。四十年里,有着不同的经历,每个人都经历着社会的变革,每个人也都在变革中,刻下了自己的足迹。

祖父住在“地窝子”

  我爷爷生活在改革开放之前。

  我爷爷是一名军人。当年,为了响应国家“西部大开发”的号召,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,在新疆这片富饶又寂寞的土地上默默燃烧青春。他不是新疆第一批生产建设者,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批。

 爷爷从小就给我讲他们生产建设的故事。当年的他们,就如同电视剧里那样,在茫茫戈壁扎着根。有土匪,骚乱的时候,他们是保家卫国的战士,解决一起起暴乱和纠纷。当社会治安稳定时,他们便接过前辈的接力棒,在新疆这片土地上搞生产建设。爷爷说他们什么都干,种树,屯田,搭房子,修渠……每个人的工作又多又杂,可是都那么有意义。正是前人们的这些努力,新疆不再荒凉,沙尘不再繁多,城市在天山脚下,戈壁滩上缓缓登场。

 爷爷说,那时他们最喜欢穿军装,最喜欢吃新疆的烤包子,最爱干的事就是每天晚上听指导员读报纸。而最让我感到传奇的,便是爷爷曾经住过的房子——地窝子。虽然爷爷住的时间没那么长,有了土坯房之后他们就搬了“上来”。可每当他说起“地窝子”时,我都会向往。住在地窝子究竟是什么样的?爷爷说他也没法说清楚,就好像田里的田鼠,地底而眠,每天都听得见蛐蛐在鸣叫,抬头就能望见点点星光。爷爷说这种感觉很奇妙,空空旷旷的,仿佛每天的小节目,一点都不枯燥,能缓解一天的疲劳。

 爷爷后来说,他很怀念在“地窝子”的日子,那里有他的,为新疆建设过的青春和热血。好像就这么建设着,建设着,新疆的绿树多了,城市发展了,人们过得安稳了,我的爸爸也出生了。

父亲住在土坯房

 我爸爸出生在70年代。

 那时的新疆,经过祖父一代的建设,已经脱离了与戈壁为伍的艰难生活。我爸爸出生在土坯房,成长在土坯房,也搬离了土坯房。

 爸爸说,他这40多年,感受着我家的变化,感受着社会的变化,也感受着国家的变化。他的人生,就在这变化里应接不暇。单调到多元,闭塞到开放。

 我同样喜欢听爸爸讲故事。

 他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。小时候,就住在土坯房里,在农村的宽阔天地间玩耍。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用“土坷垃”造房子。一户户小房子,撑起了一片村庄,也撑起了农村孩子的童年。打谷场,麦秸堆,小树林,都有他们的身影;打弹珠,滚铁环,抽老牛样样精通。没有电视,没有BB机。虽然这一切,我都没有经历过,可就在爸爸的描绘下,我仿佛看见了爸爸那遥远的,远在70年代的童年岁月。

 爸爸成长在80年代,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之下。1988年,爸爸穿着喇叭裤拍下了他的毕业照。这是当时流行的装扮。那个时候,不论城镇还是农村,好像一夜之间,爷爷的绿军装,就这么被爸爸的喇叭裤挤下了历史舞台,一去不复返。

  1990年,毕业后的爸爸,尝试了许多的工作。他当过兵,务过农,做过工人。爷爷一直劝他安定下来,可爸爸却说“广阔天地,大有作为”。

 最终,爸爸还是回到了农村,继承了爷爷的土坯房和那一亩三分地,守着这些过起了他的农民生活。他说,这十年,农村变了模样。冒黑烟的砖厂,泛波涛的鱼塘,嗡嗡叫的蜂巢,果园里的果香……此起彼伏,农民不再像以前那样,只会守着庄稼过日子。他们做起了小本生意,一个个都为自己赚得了“一桶金。”

 就这样,家家变得越来越富,农村变得越来越好,祖父一代建造的“土坯房”也销声匿迹了。当爸爸将爷爷的土坯房换成了砖瓦房时,我降生了。

我住在砖瓦房

 我出生在农村的砖瓦房。

 虽然我的童年和爸爸一样,都是在农村度过的。但他小时候的玩伴,于我已是陌生了。我住在砖瓦房里,冬暖夏凉,不用担心墙皮脱落,雨天漏雨。

 我小的时候,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了电视机,那是小孩子最好的伴侣。我记得的童年,是在一部部动画片,电视剧中度过的。爸爸那在田野奔跑的身影,已经留存在了历史的回忆里。

 令我难忘的是每一个特殊的日子——新年,“六一”,生日……这些日子里,我总能得到一套新衣服,一桌丰盛的,有鱼有肉的菜肴。爸爸说,这是他小时候不能想像的。拮据的供应,一年到头只有一套衣服,一年只能吃一次肉的日子,似乎都成了记忆里的过客。

 后来,日子越来越好,农村人开始奔向城市。而我们,也离开了爷爷和爸爸们世代生活过的农村。高耸的楼房,洁净的小区让生活披上了新的外衣,那一幢幢砖瓦平房,也都留在了过去。

 最让我欢喜的是家里装了电脑和无线,我也有了自己的一台手机。曾经小时候看过的电视机,现在也在角落里被灰尘蒙蔽。互联网的时代,一切都那么迅速。不用说爷爷和爸爸想不到,就连我都在惊叹社会的翻天覆地。社会的变化又快又好,好像连文字也捕捉不了这日新月异。

 后来的后来,我上完了高中,来到了大学。我爷爷常说,他当年因为参军耽误了学业,爸爸因为农活没能好好学习。所以他希望我能够努力,在大城市凭一己之力站稳脚跟。而我也在努力,争取走出新疆,去更大的地方走走看看。现在的社会,早已不是我爷爷,我爸爸当年的模样,机遇那么多,挑战那么大,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。我在努力提高自己,争取跟上国家变革的步伐,也让自己的努力注入到国家的发展中去。

 这四十年,匆匆而过。

 也许这四十年,在历史的长河中,甚至连短暂的一瞬都不能匹敌。可这特殊的四十年,不论于国而言,还是于家而言,都是富有特殊意义的四十年。

 1978-2018,这一段神圣的年月,特别的政策让社会焕发了勃勃生机,衣食住行都在翻天覆地。四十年前,人们骑着自行车,穿着绿军装,唯一的娱乐是全家挤在一起听收音机;而今天,跑车日趋加速,衣着光鲜亮丽,互联网家家普及……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,为中国绘制了新的发展前景,为社会注入了鲜活开放的气息,也为我们家,千千万万家铺设了不一样的道路与机遇。

 我们“仨”的故事,是千千万万小家庭的缩影,是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见证。每一代人,享受着改革悄无声息的福利,同时也在为国家的发展,改革的深化,注入着自己的奋斗和努力。

 一代又一代的传承,一代又一代的努力,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化,国家社会越来越美好。实现中国梦,为期不远矣!

7号作品 作者:李海燕


改革开放——拼搏的时代

      阳光透过树梢打在每个幸福的人的脸上,人们沐浴着温和的春风。先贤孔子于千年之前所构造的理想画卷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,一片祥和幸福,孕育着最高的社会理想。而在今日的中国正逐步变成了现实。踏在新时代的道路上,享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思想,我们幸福着,骄傲着,感动着。这是最好的时代,精准扶贫,共迈小康,经济发展日新月异;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落实,民主政治得人心;唐诗宋词度良宵,传统文化新魅力。

      改革开放四十年,我国发展蒸蒸日上,日新月异。从邓小平80年代在南方设立经济特区,到如今康庄大道遍布,从两弹一星,到科技强国,从生产力低下,农村家庭联产到机械化生产,三农改革,从积极对外建交到使世界坐上中国发展的便车。改革开放以来,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坚持邓小平理论,三个代表重要思想,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。我国发展世界瞩目,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。

      时间就像是一条河,滔滔向前,无数的日子就这样流过。拿起泛黄的照片,读着上个世纪诗人的诗句,几十年前的生活就被刻画出来。母亲卧室的的窗前放着一架破败的缝纫机,不再用了,小时候我就用它当做书桌。我小时候她就用这台缝纫机给全家做衣裳,普普通通的丝线经过她的巧手被制成温暖美丽的裤子,棉衣。阳光下丝线在母亲手里发着金光,我喜欢和母亲这样静静地呆着,度过这样悠长惬意的时光。可衣服总归是少的,我还会穿哥哥剩下的衣服,如今,家里条件好了很多,市场上各式各样的衣服也琳琅多样。但那勤俭,质朴的生活还是深深地影响着我。小时外公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,我守着它看《西游记》,《小兵张嘎》,外公和我一起巴巴地等着。夏天我们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,吃完晚饭,全村的小孩都来了,大家会因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惊呼,会被嘎子的勇敢浸润双眼,看完电视再温习一遍知识,这一天才算圆满啊,沁人心脾的花香和满天星群是我记忆中最美丽的背景。现在大家掌中自有天下,我们获取信息,休闲愉悦的途径多样,我们分享生活,视屏聊天,不再寄月思人,双袖龙钟泪不干。那时爸妈在棉纺厂上班,用很大的一辆旧式自行车接送我上学,每一家似乎都有这么一辆自行车,有了它,运东西,出行都方便不少,现在有的老人送孙子上学,也让他们坐在车杠上,真有时光平行穿梭的感觉。诗人余光中曾写道:小时候,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,我在这头,母亲在那头。一封信写好到邮局买上一张邮票,小心翼翼地贴好,放到信箱,等待信客传送到天涯各方。冒着烟囱的长长的绿皮火车把行人送至各处,“轰隆隆,轰隆隆”火车过来了,迎着天边红彤彤的晚霞,我和母亲拿着准备好的干粮赶上火车,计算着要赶几夜星辉才能到家。

      改革开放40年,我国更加重视文化科技的发展。教育的腾兴和科技的飞速发展,是一代人青丝变白头的沉毅与许诺,是理性与感性的交织,是梦想与现实的接壤。在民生方面,城乡差距问题,人民的权益,生活满足感和获得感,贫困家庭的基本保障问题都是考验。而我国国情复杂,两个基本矛盾没有解决,处于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中,贫富差距一直是个想要解决但却没有解决得问题,而十八大以来实行的农村改革,精准扶贫,中西部崛起战略使得共同富裕的目标成为可能,政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,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障网完善了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与制度。母亲对我说:“咱赶上了好的政策,日子会慢慢变好的,这日子有盼头。”而军事国防力量建设更是异军突起,培养了一批现代化军队。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,也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着这个世界。

      中国的发展历经沧桑,对于社会制度,思想文化的探索从未停止。近代以来,挣扎着,也重生着。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资本主义制度,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,到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的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,现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引领,我们在党的领导下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,这也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,我们也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。对于习总书记的中国梦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两个一百年,我们期许着也以自身作为国民而努力着实践着。脚踏在这方土地上,感觉分外踏实坦荡,阳光分外明亮。子曰:邦有道,谷,邦无道,谷耻也。这是拼搏,挑战的时代,请加我一个!


8号作品 作者:李朝政


      激荡四十年——我眼中的社会      精神世界变迁

      四十年的风吹雨打造就了四十年的沧海桑田,谈及“变迁”一词,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变化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的。前段时间网上有这样一段视频:主要展示了四十年来中国人民年夜餐桌上的变化。对于有着“民以食为天”饮食文化观念的中国人来说,年夜饭不仅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一顿饭,也是一年以来的民族情感最隆重的寄托与凝结。年夜饭的变迁,不仅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物质生活水平的发展,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变迁的折射。

      谈及认识方面的变迁,首先是顶层设计的不断深刻化。从开放初期“一心一意谋发展,聚精会神搞建设”只注重经济的发展,到之后“不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”,“执政效能”的概念与“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”随着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成为了顶层设计的重要部分;再到随着“科学发展观”的提出,“和谐社会”的概念融入我国发展理念;进入新时代,在建设“富强、民主、和谐”社会的基础上,又加入了“美丽”的新要求,“五位一体”的现代化布局方式正式形成。四十年以来,我国的顶层设计经历了一个全面化,全局化,深层次化,科学化的过程。

      从认识的宏观方面向微观发掘,改革开放教会了人们一种新的认识与追求真理的态度,即“实事求是”的观念,“求真务实”的方法。一切用实际的标准来衡量利弊,以实践的方法去选择舍、得。得益于改革开放,人们摈弃了那份千百年来妄自尊大、好高骛远的弊病,养成了脚踏实地、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。

       从措施方面看,对内打破改革原有体制束缚,给市场注入经济活力,人们在客观规律的运作下不断评估风险、重视效率,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意识;竞争往往催生并伴随着合作,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,人们在改革开放的这些年来真正得学会了“合作”,区别于固有的一加一小于一的公社化合作方式,改革开放后产生了一种新概念的合作方式,所谓“一个人走得快,一群人走得远”,得益于改革开放,人们懂得了如何通过合作去创造更多的价值。

      归根结底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打开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枷锁,赋予了中国人民开放的观念。经过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的潜移默化,“守旧”的思想就好比辛亥革命后的“封建”思想,完全失去了精神土壤,“前卫”、“时尚”的概念深入人心。

      创新意识,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另一重要财富,倘若没有改革开放的灵感启蒙,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可能仍会停留在梦想阶段。另一方面,以“改革开放”的心态看待改革开放,用“改革开放”反哺改革开放,是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与必然要求。

       改革激荡四十年,思维观念同样激荡四十年,改革开放不仅让中国与中国人从物质上富起来,还让中国人从精神上强起来。与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相比,其精神价值更加有意义。





更多信息请

关注青春石大微信公众号

编辑丨李甜雨

责任编辑 | 李佳佳 朱青

审核丨张展 石国卿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